你的位置: 米乐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乐读丨古典音乐入门必读那些音乐大咖们台前幕后的奇闻趣事

2024-04-16 03:15:26

  乐读丨古典音乐入门必读那些音乐大咖们台前幕后的奇闻趣事世界乐坛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三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彼此的年龄相差不到半个世纪,都曾经在维也纳或其附近工作。

  他出生于1732年,当时正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和亨德尔的事业鼎盛期;他于1809年去世,比他的朋友莫扎特多活了十八年,而且亲眼见证了自己最优秀的学生贝多芬在音乐事业上的崛起。可以说,海顿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也正是由于他在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奏鸣曲等体裁创作上的示范作用,才促使莫扎特和贝多芬创作出属于他们的伟大杰作。

  海顿的雇主埃斯特哈齐亲王对他十分器重,并给予他一定的自由权利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只是当亲王需要音乐时海顿还是得不停地作曲。海顿能跟随这样一位宽宏大度的雇主,而且旱涝保收,也真是幸运。

  莫扎特比海顿小24岁,成长于同样的社会体制之下。海顿曾表示莫扎特是他所知道的最优秀的作曲家:

  “无论是个人魅力还是名望声誉,他不仅有独特的个人品味,更重要的是他深刻了解关于作曲的各种知识……”

  海顿的音乐对莫扎特晚期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两位作曲家也成了亲密的朋友,经常在一起演奏室内乐。

  莫扎特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工作。与海顿不同的是,他坚决这种束缚制度,为了贏得独立和自由,他勇于尝试,在维也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演奏家和作曲家。

  1780年代的奥地利仍然处在一个阶级森严的秩序当中:贵族把持经济命脉,平民们却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拼命挣扎以求生存。尽管莫扎特才华横溢,但他感到自己的生活被一群藐视他且靠自命不凡发迹的人掌控。最终,他招来其他音乐家的妒忌,他也不甘做一个卑躬屈膝的臣子,这些都使他的事业毁于一旦。但是,除了他在音乐中表现出的非凡天赋之外,莫扎特追求独立的精神,打破了把作曲家当作仆人的旧观念的束缚,也提升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

  海顿、莫扎特对不感兴趣,与他们不同的是,贝多芬的意识非常强烈,他一生穿梭在一个年代。从他的音乐中,也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时而激烈,时而深情,充满挣扎和剧变的特性。

  贝多芬和莫扎特相仿,都出生在音乐世家,早期的生活经历也有些许相似。贝多芬的父亲希望他的长子能跟随年轻时候莫扎特的步伐,成为一个钢琴神童,所以在贝多芬很小的时候,他就教他钢琴和小提琴。贝多芬14岁时,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赚钱养家。尽管如此,他坚持挤出时间参加了一些小提琴课程,并继续作曲。1787年,他被送去维也纳跟莫扎特学习。莫扎特向朋友介绍贝多芬时说道:

  1790年的冬天,著名的约瑟夫·海顿在去伦敦的途中在波恩停留。贝多芬是否在那个时候被引荐给海顿尚不确定,但他们很可能在海顿的归途中见了一面。不久后,贝多芬第二次去了维也纳,这一次是去做海顿的学生。

  1792年,法国与奥地利之间打响战争。童年晚些时候,法队步步紧逼,战争进一步蔓延,贝多芬不得不前往奥地利,留下他两个年纪尚幼的弟弟和垂死挣扎的父亲。他的口袋里装着一张来自华尔斯坦伯爵的字条,结尾是这样的:

  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遗体被安葬在维也纳郊外的瓦林村公墓。送葬队伍中的火炬手里有一位30岁的小伙子,他身材矮小,但却结实健壮,一头深色的卷发配上斯文的眼镜一一他就是弗朗茨・彼得・舒伯特。尽管舒伯特一生都与贝多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他只在前一周才第一次见到贝多芬。对他来说,传递火炬只是一种个人和公众对音乐家表示敬意的行为,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其中还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就在他参加完贝多芬葬礼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去世了,并且如他所愿,他也被安葬在贝多芬长眠的公墓内,享年31岁。

  在短暂的一生中,舒伯特创作出了常人需要花70年才能完成的作品。贝多芬的天赋,也如火炬一般,传递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维也纳最后一位伟大作曲家身上。

  他那令人惊讶的作品表中包含了超过600首歌曲,多部歌剧、弥撒曲以及其他一些教堂音乐,9部交响曲,还有数量庞大的室内乐作品和钢琴作品——总量超过1000首。这么多的作品都是在短短的18年中创作出来的,平均下来,几乎每周都有一部作品诞生!

  乍看之下,巴洛克晚期以来的西方音乐主流似乎牢牢地扎根于欧洲中部地带。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他们全都生活或工作在德国或奥地利。这条伟大传承的线世纪初才开始生出枝节,扩散范围。比如俄罗斯涌现像柴科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大师。

  他的音乐总是流露出一种特别的品位:余音绕梁的曲调——无论是情意绵绵表现力俱佳的作品,抑或当代流行的典雅之作;狂放不羁的舞曲;诸如众人皆知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开篇以及《1812序曲》这样的热情澎湃之作;加之他对庞大管弦乐多重音色组合的极致把控。这些皆是他音乐深入人心之处。

  这个时期的法国音乐一贯被看作是种娱乐消遣:迷人、容易入耳,但有失严肃。这种局面又被一个叫作克洛德・德彪西的法国人打破了。

  他用自己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音响效果粉碎了德国垄断。虽然他的作品量相对比较小,但他却将音乐从传统体裁——比如交响曲、奏鸣曲——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诗歌、心情和自然风光。

  德彪西使用不同寻常的音阶与和声,从固有模式的大小调音阶中挣脱。他为20世纪音乐开辟了一条宽广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之路。

  西方古典音乐作曲家为数众多,哪些人是人们首先需要了解,也即“不可不知”的?这套读本给出了答案。

  代表着古典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巅峰的“维也纳三杰”——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代表着德国艺术歌曲的舒伯特,代表着芭蕾舞剧的柴科夫斯基和代表着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桥梁的德彪西,这六位古典音乐“灵魂人物”最终成为了这套读本的主人公。

  温蒂·汤普森(Wendy Thompson),原菲伯尔音乐出版公司编辑部主任,作家,资深出版物策划人。

  刘媞媞,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精英钢琴教师,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巴斯蒂安国际钢琴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爱乐国际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长期致力于幼儿钢琴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翻译出版《漫画小小钢琴演奏家》《小蛙弗雷迪音乐历险记》《郎朗钢琴启蒙教程》等多部畅销儿童音乐读物。

  马律涛,中福会合唱艺术伴奏, 资深音乐讲师,英皇钢琴考级场译,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中国赛区最佳指导教师,SAE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上海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致敬肖邦第二届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