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米乐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米乐M6重磅!时隔12年《中国亨廷顿病诊治指南2023》发布!

2024-05-04 05:14:04

  米乐M6重磅!时隔12年《中国亨廷顿病诊治指南2023》发布!亨廷顿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表现包括逐渐进展的舞蹈样动作、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近10年来,该病的诊疗有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在治疗方面,包括药物可及性和物理治疗的建议。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亨廷顿病的临床诊疗,本指南对亨廷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范推荐,对现阶段亨廷顿病的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一下学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部分。

  亨廷顿病患者男女发病无差别,可在任何年龄起病,但多见于40~45岁,也有18个月和80多岁起病者。依据起病年龄的不同,将亨廷顿病患者分为青少年型(≤20岁)、成年型(21~59岁)和老年型(≥60岁)。

  运动障碍主要分为不自主运动和自主运动障碍两类。其中以舞蹈样运动最常见,其次是肌张力障碍、帕金森样表现等。亨廷顿病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舞蹈样运动,随病程进展,部分会出现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样表现等,最终丧失自主活动能力。

  多见于成年型患者以及早中期老年型患者。这是一种不受控制、无目的、无节律、运动幅度不一致的不自主运动。病程初期多为不易察觉的手、足、眼和口周部不自主动作,后逐渐出现容易察觉的异常动作,如挤眉弄眼、撅嘴、伸舌、转颈耸肩、伸屈手指弹钢琴样动作等,常伴有肌张力降低。

  多见于青少年型患者以及中晚期成年型患者。面部受累出现表情怪异、扭曲、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颈部受累出现扭转、后仰、侧倾或复合类型颈部异常姿势;躯干受累出现扭转痉挛表现。症状从轻微的间歇性异常运动伴或不伴姿势异常,到肢体躯干的严重扭转,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肌阵挛、不能、磨牙等表现。晚期患者可因各种运动障碍导致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平衡障碍和步态异常,反复跌倒、无法独立行走,最终卧床,还可因反复肺部感染和重度营养不良,严重威胁生命。

  亨廷顿病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甚至在出现运动障碍前10年已有认知下降,主要以执行力和注意力损害为主。患者早期记忆力下降不明显,故不易被察觉,可通过Stroop测验、符号数字测验及语义流畅性测验等发现和评估亨廷顿病患者的认知损害,病情常进行性进展为痴呆。

  约33%~76%的亨廷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常见抑郁、易激惹及淡漠,其他还包括躁狂、攻击性行为、强迫、焦虑、幻觉和妄想等。

  非特异性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疼痛、多汗、唾液分泌过多、口腔健康状况不佳、肺功能下降、呼吸肌肌力下降、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有时可以早于其他症状出现。

  青少年型亨廷顿病是指起病年龄小于或等于20周岁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与成年型亨廷顿病不同,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抽动障碍、共济失调、肌阵挛、肌强直、运动迟缓及癫痫发作等,而舞蹈样动作在疾病早期并不常见。10岁以内发病者,语言发育迟缓较为突出。

  老年型亨廷顿病是指起病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患者,起病症状比较单一,以舞蹈样动作为主,病程进展与成年型亨廷顿病无明显差异,但生存年限较短。衰老、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或跌倒意外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个体一般是先证者的无症状同胞或子女,其HTT基因检测提示异常,但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可分为2期:(1)无症状期:此期亨廷顿病个体与健康个体无法区分;(2)前驱期:此期亨廷顿病个体的运动、认知和行为发生细微改变,统一亨廷顿病评定量表(UHDRS)的运动症状评分小于5分。

  临床上可分为3期:(1)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微的不自主运动、行动笨拙、眼球运动异常和嗅觉异常,可出现抑郁、焦虑、淡漠或易激惹、注意力和执行能力下降,但患者仍可工作,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中期: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以舞蹈样动作为主,动作不协调、易跌倒,还可出现肌张力障碍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运动迟缓、言语异常和体重减轻等表现,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无法处理复杂事务,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保留;(3)晚期: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多数卧床不起,需要他人照顾,舞蹈样动作可能加重,但常被肌强直或肌张力障碍掩盖,并可出现言语不能、体重明显减轻以及因吞咽障碍导致误吸和窒息等表现。

  典型患者颅脑MRI和CT可发现大脑皮质、尾状核及壳核萎缩,以尾状核头部最为显著,还可见侧脑室前角扩大。早期患者可无异常发现。高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发现症状前亨廷顿病个体已出现尾状核萎缩,至临床症状明显时,体积已缩小过半,且临床症状出现前10年已出现脑萎缩和神经纤维传导束受损。

  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可用于评估亨廷顿病患者的起病年龄和疾病进展程度。相较于血清NfL,脑脊液NfL水平可以更敏感地预测亨廷顿病的疾病进展。

  一般采用Sanger测序或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HTT基因1号外显子上的CAG重复次数,前者对CAG重复次数判定更为精确。不推荐采用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常规筛查HTT基因。正常人CAG重复次数≤26;当CAG重复次数为27~35时,不会发病但传递给子代时可出现CAG重复次数扩增,子代可能因此发病;当CAG重复次数为36~39时,不完全外显,部分携带者可不发病;当CAG重复次数≥40时,完全外显,所有携带者均会发病。

  (3)血清和脑脊液NfL水平可用于评估亨廷顿病患者的起病年龄和疾病进展,脑脊液NfL更为敏感

  (2)若未见典型临床三联征,但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建议行HTT基因检测,以助排除亨廷顿病诊断

  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致病基因主要有VPS13A、XK和PANK2。临床表现与亨廷顿病类似,也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包括舞蹈样动作和肌张力障碍,以口面部肌张力障碍最常见。与亨廷顿病不同之处在于,50%患者可伴有癫痫和(或)周围神经病、远端肌萎缩和血清肌酶增高,且外周血涂片可见棘红细胞。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1、2、3、17型及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变性(DRPLA)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常出现共济失调、震颤、肌阵挛、癫痫、舞蹈样动作等表现,表型复杂。

  SCA1、2和3型患者,主要以进行性加重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为核心表现,典型患者易与亨廷顿病鉴别,但需注意少数患者早期可出现不自主运动而无共济失调表现,临床医生应注意进行鉴别。

  SCA17与亨廷顿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若无共济失调症状时,临床上常难以鉴别,但此型患者较为罕见,国内仅见零散报道。

  DRPLA可出现舞蹈样动作和认知障碍,但共济失调表现和肌阵挛癫痫易与亨廷顿病区别,且头颅影像易出现白质高信号。

  多数患者在婴儿期发病,出现舞蹈样动作,运动发育迟缓,行为异常,肌张力障碍,甚至肌阵挛性抽动。现已报道ADCY5、NKX2‑1、PDE10A、GNA01和SLC16A2与该病表型相关。

  HDL1起病年龄偏早,进展缓慢;HDL2几乎只见于非洲裔人群;HDL3目前仅在沙特阿拉伯家系中发现,极为罕见,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HDL确诊需依靠基因检测。

  PRNP基因突变与HDL1表型相关,而JPH3基因的CTG三核苷酸重复扩增超过39次时可确诊HDL2。

  常见者如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多有风湿热或链球菌感染病史,亚急性或急性起病,自限性病程,其临床特征为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肌力减弱及精神症状等。此外,还需仔细甄别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诱发舞蹈症,以及血管性、感染性和免疫相关性舞蹈样病变等。

  医脉通整理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中国亨廷顿病诊治指南2023》.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8):848-855.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